【导语】:对于土生土长的泉州人来说,泉州那些街头巷尾的小吃也是爱泉州的千千万万理由之一,街头里刚从锅里卷出来的煎饼,巷口刚煮好的肉燕,诱惑着每一个踱步而过的人,虽然随着城市的发展,街头小吃越来越少,但你仍然可以再泉州的角角落落里找到这些传统的美味—每一种都被泉州人骄傲的深爱着。
面线糊——曾氏西街老式面线糊
地址:西街尽头,近钟楼
人均:10-15元
提起西街面线糊泉州人可谓耳熟能详,点餐时可根据各人的口味,加入卤大肠、小肠、醋肉、油条等,一人一碗面线糊,看你想加什么料,撒上胡椒粉、芹菜末、白酒以及卤汁,味道更美。
土笋冻——五叔公土笋冻
地址:六灌璐先德大厦正门右侧店面
人均:2-10元
看起来可怕吃起来的香的特色传统风味小吃,它含有胶质,主原料是一种蠕虫,它的营养价值很高,具有降火、清肺补虚、补肾养颜等功能。如果大家不敢尝试。可以这样告诉自己:好吃的东西都不健康,不好吃的营养价值却都高。
绿豆饼——林记正泉贸绿豆饼店
地址:南门天后路2栋10号
人均:6元
在泉州,有这么一家绿豆饼店:拥有百年的历史,已经成为泉州饮食的一部分。有人说,来泉州不来他家,就跟去了北京不吃烤鸭,去了四川不吃火锅一样,白来。绿豆饼外皮酥脆,内馅甜而不腻,饱满而绵密。作为闽南地区最受欢迎的家常点心之一,它独特的口感早已融入几代闽南人的记忆中。
石花膏——秉正堂石花膏
地址:中山南路天后宫1-3号
人均:9元
秉正堂的石花膏和四果汤(¥7)一起推荐,天后宫旁边的这家秉正堂是总店,虽然也有几家分店,但是分店不管是装修还是味道都跟总店差得很大,所以大家就去总店。石花膏和四果汤其实一样,石花膏不过是加了石花的四果汤。四果汤一份可以加四种配料,配料的选择也比较多,有水果、红豆、芋泥、仙草、椰果等等,个人推荐芋头和芋圆,味道很正,又很有嚼劲。
肉粽——侯阿婆肉棕店
地址:东街45号
人均:8元
泉州的肉粽闻名于海内外,肉粽店遍布大街小巷,其中又以东街钟楼肉粽最受大众认可。该店挑选质地柔软、光泽鲜亮的糯米,配料选用农家猪肉、大虾仁、香菇、卤蛋、莲子混合而成,就连棕叶,也必须经过高汤烹煮。其次是火候的掌握,包括炒米、下料的时间都必须十分准确。
经过一个多小时的细火慢熬,肉粽就可上桌了。解开棕叶,金黄的多角形粽子透着光泽,一股自然清香扑鼻而来,使人顿时食欲大增。将它蘸上花生酱和蒜泥送入口中,粽香就随热气弥漫满口,让人回味无穷。
润饼——亚佛润饼皮店
地址:西街349号
人均:12元
在泉州,说起润饼大家应该都不会陌生,因为吃润饼是闽南一带的传统习俗。泉州的“润饼菜”是以面粉为原料擦制烘成薄皮,俗称“润饼”或“擦饼”,食时铺开饼皮,再卷胡萝卜丝、肉丝、蚵煎、芜荽等混锅菜肴,制食皆简单,吃起来甜润可口。手握一卷润饼菜,轻轻咬一口,首先迎接味蕾的是海苔的香气,还没享受完香脆的米粉海苔末,主馅料错综复杂地在味蕾上散开,一下子,脆的、甜的、咸的、滑的、酥的都来了,让人胃口大开。
鸡腿怣
地址:金鱼巷52号
人均:6-不限
传说中的泉州最好吃鸡腿店,这家店已经开了20多个年头,很多人都是从小吃到大!排队的人真的很多,可想而知好吃程度有多诱人,尽管来的人很多,但是店家也很傲娇,每天2点半开卖,卖完为止,所以大家真的想吃,就早点去,毕竟真的真的很好吃啊啊啊!!
满煎糕——康庄满煎糕店
地址:鲤城区裴巷14号
人均:7元
这是一条承载了老城区满满回忆的街道,可能有些人觉得它市井,但我更愿意用充满人情味形容之。传统老字号与新晋小商户百花齐放,各自安好。康荘满煎糕位于西街裴巷内,名号响亮,毫不夸张地说是家喻户晓的老字号。基础款配料有红糖,芝麻,半片6米。更钟爱加料的,多了花生仁和冬瓜糖,半片是8大洋。阿婆和善,总是笑脸相迎,也会跟客人攀谈。阿伯沉默寡言,守着炉灶,专心致志地看火、加料,一丝不苟。真心觉得,一些老人做的东西无关时代,人们都很喜欢。
槟榔芋泥——泉州绿洲西餐厅
地址:丰泽广场新华都正大门旁
人均:27元
绿洲芋泥原料精选槟榔芋头、白糖、猪油、葱头、花生、芝麻等。做槟榔芋泥首先要把芋头刨皮,每个切成数块,在蒸格上蒸熟取出,放案板上,用棍或刀面压成茸,要压得很细,没有核块,然后将芋茸放在大碗里,加入白糖、猪油、打散的蛋、熟油搅拌调匀,抹平碗面,上蒸笼蒸1小时后取出,戴主厨还介绍道,槟芋泥做成后吃起来有细腻圆滑、味道芳香等特点。